棋葩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赛事专题 > 棋葩说 > 内容)

【棋葩说】论录取概率,高考跟这项围棋比赛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来源:城市围棋联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7-06-07 11:15:00 0次浏览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人生难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

这些都曾是,或者现在仍旧是

全国各地高三课堂上随处可见的激励标语,

相信经历过高考的小伙伴们,

都曾对这类颇有些“洗脑”式的标语印象深刻吧!

苦痛中的高三虽然好像很漫长,但总会过去,

憧憬中的考试即使好像很遥远,但总要到来。

今天是公历2017年6月7日,

正逢高考,考生大吉!

 

高考的竞争性众所周知,

都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即便当代中国

大学教育已经非常普及,

但那些殿堂级高校,诸如清华、北大等,

对于上百万考生来说,仍旧是可望不可即的。

中国的社会心态是崇拜强者的,

哪家的考生若是能考上清华、北大等,

那简直就是一种“荣耀”的体现。

“有话大声说,我要上清华、我要上北大”

在很多家庭都成了长年累月的奋斗目标,

但考清华、北大的竞争残酷性是最强的吗?

 

您还真别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跟有着“围棋高考”之称的中国围棋定段赛相比,

清华、北大的录取率还是蛮高的。

因为定段赛对于争取走职业围棋道路的棋手们来说,

只有“变态”二字可以形容了,

去年在浙江衢州的全国围棋定段赛上,

在参赛500人的情况下,只有25人突围而出,

录取率只有5%。

你没有看错,真的只有5%!!!

 

而且这500人也是在层层筛选下

符合定段赛资格的准职业棋手,

竞争压力可见一斑,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棋院规定参加定段赛的年龄截止为25周岁,

这样的话,等于带来了两方面的效应,

如果棋手们无法赶在25周岁之前完成定段,

这就意味着冲段失败,

可能就无法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棋手,

接受更高水平历练的机会就很渺茫,

可以说基本就告别了职业围棋;

另一方面,25周岁这个年龄门槛,

也让很多不甘于被淘汰出局的棋手们积极参与,

等于变相增加了竞争的人数数量,

因为“僧多粥少”,想要自己定段成功,

就得无情的击败别人,从而陷入到处

都是敌手的汪洋大海之中,压力可想而知。

 

最可怕的一点是,如今中国围棋的扛鼎力量

是以几位90后世界冠军扛大旗,

并且像柯洁、范廷钰、芈昱廷等95后也已

在世界棋坛所向披靡,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此年少成名,

他们的抗压能力、适应力和体力不可小觑。

 

日本围棋名宿坂田荣男曾认为30多岁是棋手的顶峰,

但现在的状况是30多岁已经是开始走下坡路了,

十七八岁慢慢成为了棋手巅峰阶段的主要年龄。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保证25周岁之前定段成功,

对于有志于走职业道路的棋手们来说,

真的不是时不我待,而是火烧眉毛了,

为了保证围棋各个段位的水准,

当然不可能像当年大学扩招一样,

放低棋手们定段的标准,所以某种程度上,

定段赛对于棋手们来说真的是“生死就在一瞬间”。

 

不过相较于过去,目前的段位授予已经宽松了许多,

只要拿到世界冠军,就可以直升九段,

许多90后棋手都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

像当年吴清源大师“镰仓十番棋”

将所有对手全都打降段的盛况,

相信今后不会再出现了,

只能留存于围棋史的记载中了。

 

网络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过去机械式的训练方法俨然对于现在的棋手们不适合了,

他们在平常训练之余,还可以通过网络对战

来增加自己的棋感,久而久之,

实战能力必然会有提高

像陈耀烨,他就说过:

 “网上棋快,但勺子也比较多,能锻炼熟练度以免手生。”

 “以前和日韩棋手下完后看不到棋谱,现在信息量很大,

网上就能找到棋谱,能及时观察对手的变化。”

 

除此之外,目前国内学棋的通常途径

就是进入道场学习,

从学棋开始,100人只有1个能进道场,

100个进道场的仅有1个能成名。

在这种概率下,想要冲出来,

棋手们只能选择一个字:“拼”!

拼血、拼命、拼际遇!

所以,拼高考,鲤鱼跃龙门不容易,

天真的以为:学围棋,就能轻易走上人生巅峰

更是概率小得不能再小的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