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届城市围棋联赛在上海落幕,同期举行的城围联围棋嘉年华活动深深打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参与者。正在上海调研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对这一新生事物在体育领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城市围棋联赛首创了围棋接力赛的赛制,以赛事大众化、资源商品化、运营企业化、组织联盟化为路径,构建围棋产业平台和商业生态圈。城市围棋联盟理事长容坚行表示:“城市围棋联赛坚持以创新为本,推动围棋产业化发展,这是一个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具有自主品牌的围棋联赛。”城市围棋联赛能够在2015年上半年以公司化的形式诞生,从根本上恰恰是受益于2014年下半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国家体育总局棋牌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杨俊安表示,中国围棋协会一直以来非常支持城市围棋联赛在体育产业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尝试,虽然城围联创立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业内已树立了非常好的赛事形象,获得了广泛的社会点赞,形成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力。
国家体育总局赵勇副局长(右二)在城围联嘉年华活动现场参观棋书棋具展
体育总局棋牌管理中心杨俊安书记(左二)在活动现场了解城围联衍生品开发情况。
体育总局棋牌管理中心杨俊安书记(左二)在活动现场了解城围联衍生品开发情况。
在体育领域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城市围棋联赛是在社会资本的推动下直接由投资人发起,首赛季联盟由18个投资主体组成,第二个赛季迅速发展到24个投资主体。据悉,第二个赛季新进入的投资人已经需要付出比上个赛季更高的股本价值,这意味着首批投资人的投资已经实现了增值。伴随着城围联品牌影响力的高涨,正在有更多投资人对这一新生事物释放出参与热情。从下个赛季开始,城围联计划进一步扩军到32家俱乐部。
正是因为城围联和NBA一样都是公司化运作的赛事联盟,所以在初创之时自然就表现出成为中国NBA的原始冲动。然而目前国内并不缺乏对国外成熟体育赛事产品的简单借鉴和复制加工,最需要的还是基于民族体育文化基因的原创体育品牌赛事。与此同时,城围联还面临着许多与生存有关的现实问题,它未来的盈利方向究竟是赛事版权,还是持续推出像南国弈园和弈谷那样的体育文化地产,抑或是从人工智能的方向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或者依靠其他的方向?未来它的落脚点究竟是精英围棋、草根围棋,还是像目前这样摇摆在二者之间?这都是城围联在发展道路上急需明确的方向。
城围联第三赛季新加入的8支队伍签约
从前两个赛季看,城围联的单赛季运营投入分别只有一千万元和两千万元人民币的规模,投资人是以非常理性的资金集约的方式在推动这一基于原创的新生事物,而不是像国内众多社会资本那样高价进行体育赛事版权的购买或产品复制。对于城围联来说,将这个公司化运作的赛事推到公开的资本市场上,也许并不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具有民族体育文化基因的原创赛事在不依赖传统体制庇护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增长动力,城围联还需要继续推进更多的创新性工作。
模仿别人走过的路,自然要比勇敢做“自己”简单得多。而城围联已经勇敢地走在了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这让我国的体育事业又多了一群有梦想的剧中人,少了一批旁观者。